掌握笔墨故事>玄幻>荒原闲农 > 第六章 排在末位
    公务考察团的德国之行共六天,跑了四个城市,结束时个个累得人仰马翻🉷。旅游跟考察不同,象他们的级别和地位暂时不能类比省部级及以上领导,必须用眼看、用心记同时脑🜺🇋子里还得不停地琢磨。

    甚至上了🖒飞机都不敢入睡,紧张地盘点、回顾、梳理六天行程的每个☥🁢🇜环节,及时分析和总结。

    在京都🌇☦机场会合时钟组部带队领导就提醒过,考察结束后回京要开分组座谈会,届时将有高级别领导出席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如果你记🔦🂳💻流水账似的泛泛而谈,讲的尽是大路货,那么在钟组部领导🏿☑眼里就没有“交出满意的📎🙫🍑答卷”。

    考察报告、评价不会记档案,但毫无疑问印象分非🏱常重要,没准数年后某次考察就有出席座谈会的钟组部领导,又面临二选一、三选二等选择,不用说,表现平庸的必须是被淘汰的那个。

    就象夏艳阳机缘巧合被钟组部刘主任看中,根本无须人脉,无须请客送🇥🚧🕮礼,打心眼🗤🝤🍋里满意比什么都重要。

    而且这🌇☦种座谈会,官场中人都知道实质就是汇报会,不可能☃出现外界所想象的你一言我一📽☮语气氛热烈的场面,而是按顺序发言,一个都跑不掉。

    按什么顺🖒序呢🋗🙡?理论上是随机,但里面很有🛤🞓📮讲究。

    第一个发言的,肯定是整个公务考察团级别最高、资格最老的,既是某种意义的优待,🞔📻也有“代表发言”的意思,他的发言可以四平八稳,哪怕言之无物也没关系,而且开始要代表全体成员对钟组部安排📖此次机会难得的、大开眼界的活动表示感谢,并表示考察全过程成员们积极配合、认真学习、热烈讨论,🟟🞖考察活动取得超出意料的效果。

    接下来第二位将系统、全面地分析总结活动全程,也🛃是让参加座谈会领导了解和掌握基本情👜🉩🉽况,因为领导们事先只知道这些人去德国考察,具体行程、参观考察哪些地方并不会提前预习。

    好吧,按不成文的习惯这两位发👭言者就是两个大组组长,也是正厅或☥🁢🇜☥🁢🇜资深副厅干部。

    紧接着一连串发言的分🉔🆾🕉别为各小组组长,一来基本都是副厅,二来形势很明显越往后发言的越🖦困难。

    因为讨巧的、精华的、容易出亮点的都被前🛤🞓📮面发言者抢走了,你必须挖空心思想不一定的东西。

    但往往座谈会到后半程,反而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,因🔓为发言者不可能再说“面”,而是由“点”发散开来阐述更为精微的道理,令人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因此来说排在前面与后面各有优劣,喜欢求🛤🞓📮稳的总想靠前一点,而习惯剑走偏锋、不按常理出牌的反而想落后些,以出惊人之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