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隆的脸色沉下去,是真的生气了。
他将这个想法提出来,是希望得到和珅的认同,而不是要听和珅泼他冷水,听和珅说这些令人心烦的话,乾隆好不容易得来的好心情全都毁了。
“大清的燃眉之急?”
乾隆冷冷一笑,“照你这么说,大清解不了燃眉之急,就要完了,是吗?”
“奴才不敢。”和珅说。
“不敢?”乾隆又冷道,“你这话都说出来了,还有什么不敢的?”
和珅见乾隆生气,但并未将他赶走,此时气氛虽不好,但也并未到了什么都不能说的境地。和珅尚还有些话没有说完,他并不想埋在心里,本来就是想好了要说的,不如一并说了。
至于说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,和珅想,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,不论是什么样的后果,他都可以承受。
和珅等乾隆缓了缓,才静静地说:“籍没家产充作南巡费用,这事不能有。这样的事情若有了,总是瞒不住的。若是传扬出去,不免叫众臣以为,朝廷籍没家产都是为了挪作私用,哪怕是进了国库,也会被认为是被挪用了。”
“这一次的二十余万两白银若被挪用,那是切切实实的用在了万岁爷的南巡上。可是若下一次呢,以后的每一次呢?万岁爷这边没用,国库籍没的罪官家产却对不上数目,人们会说是万岁爷挪用的,其实是有旁人在里头做了手脚,万岁爷却平白担了这样的名声,平白让有心人钻了空子。若成定例,这国库的账目就理不清了。”
乾隆不是没想过这些,但是他认为,没人敢这样做。他刚想反驳和珅,忽又想起这些年有和珅参与的几件事,尤其是他完全不知道的那几件事,他也认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没人敢搞事,可实际上,搞事的多了,而他还是到了最后才知道的。
要不是有和珅在,有可能他这辈子都不会知道。
乾隆想着想着,就没说话了。他只是面沉似水的望着和珅,显然还是很不高兴的。
乾隆一生气,就停下了逛园子的脚步,他一停下来,和珅自然也不能走了。和珅躬身垂首在乾隆跟前回话。
远远跟在后头的李玉和侍卫们也停了下来,但他们站的远,听不见这边的君臣在说些什么。李玉是长久跟着乾隆的人,哪怕听不见这边说的什么,但乾隆面沉似水的模样落在了李玉的眼中,李玉心里就是一咯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