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炼金组的工作,成了本阶段重点项目。
除了空间站里的几个人和几台智人机器人,地表上还有跨越国界的四十几个研究机构和企业,超过三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,随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。
十月十五日,炼金组第一次试生产完成。
一公斤触点合金随太空站垃圾、数据盘,一起打包在一个返回舱里丢回大气层,坠落在c国某自治区航天指定靶点区域。
一天后,地表反馈回来的数据显示,触点采样良品率为46.2%。
良品率的计算,是把样品切分成一千份,一个个通电测试得出的,实际触点不会有一克那么大,良品率还会随着继续分割进一步提高。
46.2%,实际已经高于尖端材料能容忍的最低良品率一大截了。
可这是太空生产,而且是未来空间站第一次给地表反馈高级材料,投入成本之高,根本没办法细算。
哪怕不计算空间站投入,仅材料成本本身,因为天地往返和返回舱在戈壁回收(需要部队清场)的成本摆在那,每千克良品成本也在五万c国币以上,商业化每吨价格至少都要六千万到七千万!
地表稍微核算过生产成本和十六倍体钠电池预计出厂价格。
触点在电池中的重量很小,十六倍体的实验室版本,重量比不到千分之一,所以每吨也只多了几万块成本,这么一看又不多。
把十六倍体其他成本算进去,预计售价也到不了四倍体的四倍,而四倍体的成本,经过大半年的生产优化,已经接近前几年的锂电池水平。
具备很高的商业化潜力。
炼金组接下来的任务是提高产能,同时尽可能保证良品率维持在40%以上,等日产量达到一吨以后,再考虑改进良品率。
短时间内,新材料生产带来的成本降低,赚的那点钱根本称不上盈利,该项目主要还是服务于大气内高能武器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