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有相当一部分书友围堵在《首都新报》报社门口。抗议报社发行量太少,而且只在首都范围内发行,存在严重的地域歧视,强烈要求全国发行!报社方面郁闷啊,他们倒也想,可是从区域性报纸迈向全国发行的报纸。绝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,光相关审批程序就够折腾的了,更不用说还有大量的前期工作需要准备。

    实际上呢,顾伟元还真在考虑这件事。

    得益于《萍踪侠影录》和《射雕英雄传》的拉动,短短一年多时间内,报纸发行量从不足5万狂暴增长到破40万!江湖地位从之前首都区域性报纸里的三流到现在稳居头把交椅!影响力和知名度实现了飞跃式的提升。

    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一顺则百顺。

    因为发行量强劲、知名度影响力遽升,广告营收也翻了无数番。有了钱,自然就有了实现抱负、增强实力的底气和操作空间,高新之下。很多业内不得志的菁英纷纷来投,真正实现了从内到外的巨大质变。

    而且,因为连续两部武侠小说连载的空前成功,国内很多武侠名家和后起之秀都把《首都新报》视为了武侠的前沿阵地。当成了朝圣之刊。希望能跟随金梁先生的步伐在《首都新报》上连载。

    所以现在整个报纸俨然已经成了二分之一的“武侠专刊”,而且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那种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顾伟元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底气。他跟几个核心骨干研究过,很有信心在《射雕》结束连载后。继续把报纸单期发行量稳定在32万以上。所以便积极向北方传媒集团高层做了反馈。

    北传高层自然是双手支持的,不过在步子上却是产生了不小的分歧。顾伟元和李海洋等报社元老建议先继续走区域性报纸的路子。只不过把这区域扩大,从首都一地蔓延到周边四省三市,饭一口一口吃,路一步一步走。

    高层内部却是有一个很响亮的声音,就是时不我待、一步到位,直接打通渠道,全国发行!

    所以目前这个事儿还在焦灼地磋商中。

    不过磋商归磋商,“首都新报”报社以及“秋雨文艺出版社”在这一年中所作出的巨大成绩却是毋庸置疑的。新报鱼跃龙门、三流到榜首自不用提,“秋雨文艺出版社”仅仅依靠出版发行《萍踪侠影录》就净赚2500万以上。所以北方传媒集团方面特意举办了一场答谢晚宴,顺带为居功至伟的顾伟元庆功。

    邓铮也受到了邀约。

    如果是别人,以他的性子,肯定不愿去,但是顾伟元的庆功宴,他就不能不去。

    老顾委实帮他太多,简直跟个老保姆似的,他说什么就是什么。《萍踪》出版发行什么的从没让他操过一点心,每个月销售版税唰唰往他账号上打,误差从不超过一天,而且之前邓铮缺钱用,还冒着很大风险给他预支了几百万稿费。除此之外,“侠之大者”前期的所有相关手续也都是顾伟元帮他跑的。